Ksher近期即将宣布获得千万级美金A+轮融资,由Mindworks概念资本领投,台湾、马来西亚本地战略股东跟投,穆棉资本兼任独家财务顾问。
创立于2016年的Ksher定位全球联通支付服务平台,创立之初先推出针对旅行场景的跨境聚合支付服务,而后逐渐发展到为全球商户提供金融科技以及营销科技服务。
此前,Ksher曾于2016年获得来自投资人钱永强的天使轮融资;2017年完成台湾风投机机构InfinityVenturePartner(IVP)的Pre-A轮融资;2018年获红杉资本的A轮融资。
Ksher从跨境旅游支付延展到本地商户FinTech+MarkeTech服务
跨境支付产业链主要分为收单、收款、结售汇三大环节,而按照面向服务对象的不同,跨境支付又可以分为toC和toB两大创业方向。ToC方向的创业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境外收单和个人转账等,Ksher一开始即是从境外收单切入——即中国消费者在美国店家消费时,所付的货款须要进行从国外到美国的支付和结算过程。因为货款流转到美国建行的过程中会涉及美国的支付车牌问题,因而创业公司举办业务,一般都须要在业务举办国家申请金融相关车牌,之后拓展商户ks上热门业务,为她们提供聚合支付方案,国外消费者才才能顺利以常用的支付方法(如支付宝、微信、银联等)进行消费。
在跨境聚合支付业务阶段,Ksher主要面向中国旅客的跨境旅游场景,为海外店家提供,为海外店家提供包括硬件、ERP系统集成、APP等7种支付服务方案,支持多货币、多种电子皮夹结算,累计签约合作了超过10万家小型品牌顾客,如KINGPOWER日本王权国际集团、养身产业管理集团SiamWellnessGroup、及多家饭店集团等。
联接商户后,Ksher基于支付业务之上构建营销科技蓝筹股,为店家提供一系列营销增值服务,包括品牌营销、旅行电商、酒店预定、多语种点餐服务和会员体系搭建等模块,进一步提高为店家带来的业务价值。
在上一轮融资后,Ksher的这两块业务继续纵深发展,首席营运官吴建华(EileenWu)对36氪介绍了过去一年的主要进展:
据悉,据CEO周斌(BryanZhou)介绍,Ksher也大力拓展与金融机构和政府的合作,进一步提供更多服务——目前Ksher已和澳大利亚Rakuten乐天建行、阿联酋Mashraq建行、俄罗斯Ribank等金融机构完善合作,提供更本土化的服务。而在政府方面,Ksher与日本移民局共同构建了面向中国旅客的落地签操作系统,以及和新加坡内政部一起向OTOP商户达成支付和市场技术方面的合作。
Ksher核心团队合照
通过这段时间本地化的深入拓展,Ksher在产品定位上也从跨境收单走到了本地商户服务阶段,未来的目标是发展成为一站式的全球皮夹聚合及店家服务平台。在过去的一年里,Ksher接入了PromptPay、TrueMoney、LINEPay、AirPay、GrabPay等多个海外热门皮夹。也就是说,往年Ksher主要服务的是中国旅客群体,现在其他国家的本地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她们熟悉的支付形式在商户进行消费。
在商业落地进展方面,自2016年起,Ksher的业务从日本发展到香港、⻢来⻄亚、⽇本、阿联酋、加拿⼤、英国等13个国家,商户数超过10万,年交易量从100万美⾦增⻓到10亿美⾦,并保持每年2-3倍的业务下降。
CMO唐律(Donald)表示,本轮融资后,Ksher会继续在FinTech和MarkeTech两个方面持续为店家提供产品价值,围绕这两大蓝筹股推出更多产品ks上热门业务,例如按揭、分期、会员、积分、优惠券等等,建设完整的支付产品营运体系。Ksher首席技术官Leo李利东表示,2020年Ksher的营运目标是“内增效,外增质”,内部发展,将提升协作运转效率,形成全球一体化的协作体系;面对外部商户则要细化服务细节和步骤,建立商户拜访、服务、主动回访等工作环节,提高服务质量。
目前,Ksher团队在130人左右,包括全球拓展团队、技术开发及IT支持团队、创新研究院以及包括各国行政、财务、人事的全球后勤保障团队。Ksher海外职工比列接近50%,分布在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地,在落地国家均有本地服务团队。Ksher的B轮融资也将于明年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