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名拥有近百万粉丝的博主发视频称自己在二手平台上耗费4280元买到某机场的2个“无主行李箱盲盒”,开出了价值近亿元的奢华品。该博主表示,售卖人称自己曾经是一名空乘人员,专门处理乘客滞留行李。而机场方工作人员向媒体否认,机场超一个月无人认领的行李箱会依照规定统一处理,不会对外售卖。有网友指责博主是为了博眼珠、赚流量,但博主随即晒出了交易记录、聊天记录等信息。目前,机场方已向公安部门报案。当记者再度搜索该视频时,博主已将视频删掉。行李箱盲盒真伪难断,机场无主行李箱真的可以随便售卖吗?
网上买家展示行李箱。
机场处置无主行李箱有相应制度
近些年来,打着机场、航司名号销售行李箱的“自媒体”视频屡见不鲜。2022年,就有博主辩称自己花1000元订购了一个在机场长时间无人发放的行李箱,单价值高达4万多元。
某交易平台售卖行李箱盲盒。
记者在二手平台上搜索“航空行李箱”,出现了不少卖行李箱盲盒的贴子。记者随机选定了其中之一,发觉行李箱盲盒标价为589.9元。买家告诉记者,这种行李箱已在库房放置一年多,由于无人发放,内部人员才安排处理。当记者寻问是否可以按照图片里的行李箱选择具体样式,对方表示不可以,行李箱随机发货。当记者指责其合法性时,店家表现出了不耐烦,“不信可以不买”“怕就不用说了”。有网友爆料:网上的贴子都是假的,尤其视频里的高端物品,都是视频拍摄者自己放进去“炒作”的。
“自媒体”博主自曝订购到“机场行李箱盲盒”。源自广州电视台政法频道“星视频”视频截图
记者调查后发觉,不同机场对无主行李箱的处置方法不同。中小机场的无主行李箱数目少,基本可以找到失主,实在难以找到失主的,行李箱会被保存7天,然后会通过托运行李条上的班机号退回乘客始发机场。小型枢纽机场的无主行李箱,非常是国际航线的无主行李箱较多,假如联系不到遗失乘客,会先放置在丢失物品管理库房中代为保管。
以《深圳机场航站区丢失物品管理制度》为例,其“逾期丢失物品处置”办法提及,机场会定期处置那些物品,在处置过程中粉丝服务平台,机场会仔细复核丢失物品的捡拾时间、类型、数量、特征等信息,做好记录并妥善保存移交账簿,同步在丢失物品管理系统中对已处置物品进行标明。参照中国民用机场商会发布的《民用机场丢失物品管理》(简称《管理》)规定,机场应妥善保管纸质/电子表册,保存时间不多于2年。据悉,机场失物招领处服务柜台及储存仓库应设置视频监控的所有音频及影像视频资料起码保存90日。
依据《管理》,机场应按照国家和政府要求起码确定1家合法的,具有相应物品回收、处理资质的移交机构。一位以前参与过丢失物品处理的机场工作人员张程(化名)告诉记者,无主行李箱会通过X射线检测确定有无危险物品,之后开箱进行分类处理,有价物品会单独储存在一个库房,价值低的物品另行处理,机场每年还会对无主物品集中处理一次。
“这些一五年无人来认领的丢失物品会集中打包,通过招标确定有资质的公司,由该公司处理这种无主物品,至于处理方法则由对方决定。”张程向记者透漏,先前经手的物品清单涉及上千个条目,包括黑色珠子、苹果手机等贵重物品,“我们打包售卖的价钱与物品实际价值并不相符,打包售卖也就几亿元。”
张程觉得无主行李箱不可能从机场“流出”,“我们处理无主行李箱的时侯由于安全须要肯定会开箱,不会大肆拍卖这种无主行李箱,并且第三方是否会如此处理,就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了。”
还有航空业内人士向记者透漏,中大型机场的无主行李箱和丢失物品数目较少,超过一年时间无人认领的物品可能会内部处理。
尽管在国外拍卖行李箱的行为并不多见,但美国许多机场、航司就会委托专业拍卖公司执行拍卖,如日本旧金山国际机场每年都有上万件无人认领的行李箱被拍卖,有未开包的行李箱,也有开包后单独打包的首饰袋;日本希思罗国际机场也会将无人认领的行李箱交给拍卖行,在转让之前,航司会解锁行李箱,移除个人身分信息,并检测行李箱中的所有物品是否合法;日本德克萨斯州还有一家商店专门售卖无主行李箱里的物品,每晚会吸引好多人光顾。
部份航司会先发布逾期公告
上海市京师(大同)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勇壮表示,对于机场和航司因各类情况,不晓得或难以晓得权力人的“遗失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机场和航司不能私自对其进行处置,应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处理。
刘勇壮觉得,对于权力人不予发放的行李,无论是民法典粉丝服务平台,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民航法》《公共民航运输乘客服务管理规定》都没有做出明晰处理规定。假如航司在与游客补办托运时有约定,依照约定代办;若果没有约定,航司应及时联系权力人,并告知他合理的取件时间和逾期不取件的后果,“如果权力人在被告知后,没有合法理由仍不取件,可以视为对航司处理方法的认可,航司有权按照情况自行处置。若果未能联系到权力人,又无人取件,比较合理的方式是,参照民法典丢失物发布招领公告一年的规定,权力人公告一年后仍不取件,行李物品回国家所有。”
记者注意到,我国大多航司对无乘客认领的丢失物品规定了处理方法。例如,东航对丢失物品进行了详尽分类——30天后,衣服等需销毁处理;违禁品等需交公安部门处理;文物等需上交国家;贵重物品90天后可给以拍卖处理;鲜活易腐物品24小时后可给以处理;通常乳品如发觉霉烂,立即处理;生活日用具,48小时后可给以处理;可燃、异味等物品,没有存储这类物品的条件,不接受这种物品的存储和保管。
部份民航公司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逾期行李公告,如海航去年已在官网上发布4则《无人认领行李公告》,逾期行李图片和行李号以文档链接方式附在文末。公告称,将对承运过程中自抵达次日起保存超过60天仍无人认领的行李进行公示,公示期为公示之日起30天。这4则公告公布了2022年11月到2023年12月的199件国外逾期行李,2023年1月到2023年12月的316件国际逾期行李,国际逾期行李数目要远小于国外逾期行李。
海航《无人认领行李公告》。
刘勇壮表示,这种处理方法或告知,相当于“与乘客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带有格式条款的性质,航司应当在乘客买票或行李托运的明显位置,使用弹窗、加猕猴桃示词等合理的方法,对乘客提示或说明,否则按照民法典的规定,游客可以主张这类处理方法或告知不能成为协议的内容或无效。
航空智库专家韩涛表示,相比国外航线,国际航线的无主行李居多,但是机场的处理方法也会更慎重,由于部份行李可能是游客替别人携带入境,或则是贩卖犯罪嫌疑人为规避风险而故意“遗落”的,“有的嫌疑人比较警觉,见到情况不妙,会舍弃行李,所以机场处置那些行李时,除了需要通过安检设备扫描,还须要缉毒犬或情报增援。”
依据《管理》,机场对需开包检测的丢失物品,应先经过安全检测,在视频监控范围内开包确认,如未能通过安全检测,不得擅自开包;对带有密码锁等未能开包检测的丢失物品,应经过安全检测后分类储存。
作者丨本报记者刘玢妤,丁欣乐对本文亦有贡献
图片丨除署名外源自某交易平台